五年磨剑,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——前进中的武汉万家湖小学校园足球_决赛_年级_女足

无敌椰子 体育常识 2024-11-26 348 0

2024年第三十届武汉晚报中小学生足球赛精英乙组决赛:万松园路小学VS万家湖小学。最终夺冠的是万松园路小学,并不意外,这是一所足球项目传统学校,出过常卫巍、蒿俊闵等国字号球员。真正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万家湖小学!

建校不过五年,一所普通小学,本届晚报杯从小组赛到半决赛,一路过关斩将连克强敌,虽然最终屈居亚军,已经创造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园足球的历史。

足球校长的足球情怀

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家湖小学,2019年建校,最初只有一年级一个年级,205名学生,教师27人。到今年秋季开学后,已经有了完整的六个年级,1560名学生,教师90人。

万家湖小学书记、校长刘方敏,名副其实的“足球校长”。

2019年下半年开始组建足球队,第一批招了60名队员,第二批又招了60人,在三名专职教练的带领下开始训练。

“当时训练中我算半个教练,指挥比赛那就是一整个。”谈起万家湖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历程,刘方敏如数家珍。

五年磨剑,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——前进中的武汉万家湖小学校园足球_决赛_年级_女足

到2019年年底,因为疫情,学生停学。武汉解封后,足球队恢复了训练,接下来基本上就没有中断过。

校园足球怎么搞?按传统的模式,肯定搞不过足球项目传统学校,以及开展校园足球多年的普通学校。刘方敏从过往的经验中总结,开始探索,创新。学生入学前的幼升小阶段,就进行科学分类,科学选材。

开展校园足球前,先做课题:一是学生行为规范,二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课堂实践研究。“不做这两个课题,老师就不会放学生去踢足球。”刘方敏说道:“保证学生在校每天运动两小时,第一提高课堂效率,第二提高训练的水平,第三体育老师狠抓体能训练。对足球不感兴趣的学生,还可以选择篮球、游泳等其他运动。”

经过五年的发展,万家湖小学已具备了雄厚的足球师资,学校有七、八名教练,武汉体育中心还派驻了多名专业教练。

专业教练扎根基层

“万家湖小学不是足球项目传统学校,最初这里就是足球的荒漠。”万家湖小学刚开始搞校园足球时,教练余昭阳就过来了,五年时间,将足球零基础的孩子们带进了晚报杯决赛。

余昭阳介绍道:“队伍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成立起来的,最早那批的60名队员,现在还有二三十人在踢。进过武汉市梯队的,男、女足一共有十人。最初只有一年级一个年级,学生足球都是零基础,我们的做法是先把足球搞起来,再考虑成绩。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加练,二年级开始一天两练,三年级开始每周出去训练两次。二年级开始一周打一场比赛,风雨无阻。训练场地,器材,装备,学校提供了最好的保障。球队的孩子们学习成绩都不错,在班上排前几名。孩子踢球,家长也是非常支持的。”

2024年晚报杯小组赛抽签,一个小组七支球队,万家湖小学(精英乙组)的对手中,不乏新合村小学,万松园路小学,光谷二小这样的传统强队。按赛制,单循环6场比赛过后,小组前二晋级淘汰赛。万家湖小学豪取开局5连胜,提前锁定小组第一出线。淘汰赛首轮逆转淘汰了光谷十一小,接下来5:1大胜光谷冠军队光谷十二小。

“今年打晚报杯,我们是有信心的,就是奔着决赛去的。”余昭阳说道:“一年来,队伍的阵容补齐了最后一环。从准备期的友谊赛看,队员的实力是比较强的,进步也比较大。”

最终屈居亚军,除了实力,也有一些客观原因,余昭阳对此是心有不甘的,“半决赛打完,到决赛前,我们连续十天备战,没有休息,是非常重视决赛的。队员们缺乏打决赛的经验,尤其是官方赛事。心态上过于重视对手,把自己放得有点低,一开始就立足于防守,上半场两次绝佳的进球机会也没有把握住。”

发挥足球育人功能,解除孩子后顾之忧

建校不过五年,校园足球在一片荒漠中成长为茂林,闯进晚报杯决赛,创造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园足球的历史,一所非足球项目传统学校,是怎么取得成绩的呢?

刘方敏表示,总的指导思想就是智慧教育,“什么是智慧教育?就是依托于大数据赋能,挖掘师生的潜能,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。”

怎样能让足球踢得好的学生有坚持踢下去的信心?“我们的做法是整合资源,打通读书的渠道,足球踢得好,在开发区就能上优质初中、高中,将来上大学也不用愁。”

对情况特殊的孩子,比如贫困生,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,解决踢球的后顾之忧。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